創新

宇宙自誕生後(天地混沌?),就開始演化。地球自誕生後,就開始演化,就開始孕育第一個單細胞個體。生物一直在向征服大自然的路上走,很多生物走錯了路,或走進了死路不能再走了,或走到關鍵處再走就要演化了。這完全是一個沒有意識的運氣遊戲,大方向主要是由地球的地質,氣象所決定,小方向是隨機的。人類應該是地球上最幸運的生物了。人類在地球上的出現完全是一個沒有意識的運氣遊戲結果,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這是一個沒有外界監督,沒有預設目標的隨機演化,過程很費時,但可能已經是最高效率的過程了!

人類出現後,遊戲規則就有點不同了。人類可以有意識的和有效地改變他們的環境,大大加速人類征服大自然的步伐。中國人曾經走得比其他人好和遠,但好像走進了死路,到此止步!西方人後來居上,走得更好和遠。中國人應該好好的想想中國人爲何會走進歧途了!原因有中國社會文化政治的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競爭是無情的:生物的演化,是向征服大自然的路上走。一個生物不演化,不表示其他也不演化。鷹可以算是達到食物鏈最高的地位了,那麽它停下來,似乎可以高枕無憂了。但是人類現在可以威脅它們了!中國曾經是地球上最先進的社會,似乎可以停下來,但是其他人會停下來嗎?中國現在落後了,要拼命的追了!

中國人要重新再上征服大自然之路,就要立即再走別人已經走過的路,但同時也要思考如何創新!不要等趕上了再討論如何創新!更不要以爲只要中國科技上了一個新的層次,自然就創新!

任何重要的科技都有“概念”和“實現”兩個方面!“概念”通常是可以用比較大衆化的語言解釋。“實現”通常是要用專業的語言解釋。“概念”通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往往有點像天馬行空,即使專家也很難有把握的說這“概念”靠不靠譜!“實現”通常是可以用書本上的方法,通過一番努力,可以得到一定的結果,並可以用很具體的方法驗證,這時即使不是專家也可以有把握的說這“實現”靠不靠譜!

“概念”通常可以很簡單的概括,很容易吸引人;“概念”通常來自個人。
“實現”通常很冗長乏味,很難吸引人;“實現”可以來自個人,但更多時來自團隊!

“實現”需要大家所謂的“理科思維”:就是強調“按嚴謹的邏輯和專業理論推導”。但是我不認爲“理科思維”的反面就是“文科思維”。大家所謂的“文科”和“理科”只是教育制度的産物。原意並不是要准確的將思維方式分成二元的範疇,不過這已經是題外話了。

“概念”和“實現”同樣重要!“實現”的人才容易培訓,“實現”的人才容易評級。“概念”的人才就有點像謎,難而捉摸,要評級就像賭博,隨時可以將一個有超時代概念的天才當成庸才,或者將庸才當成天才!

要創新就要有“概念”!中國現在要追趕別人,可能會比較注重“實現”方面的人才。但是中國的社會文化政治必須能孕育有“概念”的人才。有人以爲只要中國科技上了一個新的層次,自然就有“概念”的人才。這個想法很不可取!有“概念”的人才固然會隨機的不時出現,但是如果社會沒有意識的栽培這些人才,那么只有極低比例的“概念”人才得以發揮,貢獻社會。這在以前大家普遍不珍惜人才的年代還可以說得過去,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其他科技大國都加大力度發掘和栽培人才,這種浪費人才的舊思維就要不得了!

在此要特別指出的是“實現”的過程也會孕育“創新”!當我們有了一個很具體的課題時(例如要搞明白別人如何做),往往會激發我們想出新的思維。“實現”多了,肯定對“創新”有幫助!這樣的“創新”是比夠容易保證的,不過也只是低層次的“創新”,不一定能保證“創新”一個新的課題。最後這種靠大量“實現”來“創新”是很低效率的,不適合今天競爭激烈的社會!

美國人不是靠科技上了新的層次之後才搞創新!美國人的創新是和他們的社會文化政治有關的!我們首先要明白,人類社會是不可以規範化的!我自己就不覺得在根本上宇宙存在一個範式,保證按著這個範式演化的社會就可以達到最高境界。因此先驗性地定下政府的形式是很不智的!

社會要容許“不規範”的人!這一點就好像數學上用隨機辦法找最高點時需要不時的從當前的最高點跳躍至一個低點,再由此低點找另一個更高的點!基因突變就是這個道理的一個最好例子!

競爭是無情的:一方面大家都在演化,另一方面人類是不可能真正征服大自然的,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所以人類社會注定是要不停的競爭。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