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階夜色涼如水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我第一次看到此詩時,就給最後那兩句深深的吸引了,當時找不到解讀,所以不明白此詩的內涵。只是覺得這首詩意境很好,最後那兩句念起上來更有意韻,我重覆的念了一遍又一遍。後來看到解讀說此詩是描寫一個失意宮女的孤獨生活和淒涼心情。知道後有點失望,有些事情是不知道更好,這可能是一個例子。真希望解讀是錯的,又或者沒有看過解讀!

童年時住在鄉村,我家的屋是傳統的一層高中國磚屋,屋頂是金字塔斜面鋪瓦的那一種,屋旁有一口露天的井,後來在井旁先後建了幾間近乎平頂的簡陋小矮房,後來又用水泥將其中一間矮房的平頂延伸至主屋,覆蓋著那口井和附近的空地,只留了一個井口大的洞,洞另外用鐵網覆蓋著。童年時很喜歡走上這個天臺,那時候村裏的屋都很矮,我們在天臺可以看以很清楚的看到遠處的市鎮。

那時候很喜歡一個人在天臺玩,常常從天臺爬上主屋的金字塔斜面,親身體會“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雅興!記得有一次鄰居的老人家看到我在屋頂最高處流連忘返,嚇得大叫要我立即下來。另外有幾次為了方便,在天臺放風箏,但是因為天臺的活動范圍實在太小,遇著別人的‘玻璃線’(一種粘滿細小玻璃碎片的風箏線)在我的風箏線上下摩擦時,不能有效的操縱我的風箏,只有眼白白的看著別人‘界斷’我的風箏線,望著我的風箏飛走!印象最深的應該是有一次貪玩,從天臺跳下地面,雙腳碰撞地面時,痛得我流淚,但是也不敢告訴父母。

晚上很喜歡在天臺看星星和銀河,秋天那種夜色和天臺涼如水的意境我是深有體會的,因此這詩最先吸引我的是最後那兩句。當時看星星常常猜想其他星球上的人是如何生活,幻想有一天能夠探訪他們,看看他們的世界。有時想入非非,自我陶醉之時,更會向星星揮手。所以“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不是淒涼的,反而是有點調皮的!自從見過此詩後,每次看星時,都會想起這兩句。

後來長大了,再看星時卻多了一點無奈的感覺。其他星球上即使有人生活,我們的時空距離實在太遠了,不可能互相探訪,我們就像在一個時空荒島裡的孤兒!不知從那時起,每次看星時,很多時想起的竟然是“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已經很多年沒有獨自在晚上看星了,現在每次念到此詩時就會懷念起童年時的一些瑣事。不知從那時起,這首詩也帶一點點鄉愁的味道,也更耐人尋味了。



明萬曆年間刊書《牛郎織女傳》版畫:南陽爲牛郎織女神話傳說的起源地

很久沒有看別人對此詩的解讀,現在嘗試用我的經驗解讀此詩:

在一個深秋的晚上,屋裡銀白色的蠟燭搖曳著微弱的光,照著屏風的圖畫上。螢火蟲在黑暗的庭院飛舞,一閃一閃的螢光吸引了一個小女孩,她拿著輕盈的羅扇走出屋外,淘氣地追逐著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女孩偶爾望著窗裡那孤獨微弱的燭光,更顯得庭院的冷。夜深了,那女孩也變得靜默了。她幽幽的斜躺在冰涼如水的臺階上,仰望著銀河,嚮往著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時的幸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